古人称:绣近于文,可以文品之高下衡之。绣通于画,可以画理之深浅评之。从传统艺术角度来说,由于国画对于民众审美心理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,无论是民间的绣片、荷包、枕顶等日用品绣,还是纯粹的文人雅玩——顾绣,乃至宫廷艺术性创造——宋绣,其绣稿都脱胎于国画。日用品绣往往是标志化、简化了富有吉祥寓意的图案,一般都源自长久以来民间绘画中大家喜闻乐见、约定俗成的典型画面;至于艺术欣赏绣——宋绣、顾绣、四大名绣等,更是多以名家名迹、国画为蓝本进行创作。图188-1 绣通于画,可以画理之深浅评之
叶圣陶先生在1961年参观苏州刺绣研究所时曾有过一番论述:“对于女青年,研究所规定常课,要她们练习绘画。这个措施极有意义。既然要用针线画画,练习用画笔画画自然有很大好处。从这中间通达画理,无论选线运针就都有另外一幅眼光了。我知道在那里刺绣老年中年人,她们年轻的时候都没有受过这种基本训练。她们从小学刺绣,无非练成个手艺,贴补些家用而已,精不精并非主要考虑的事,偶尔有几个人用力勤,用力专,天分又比较高些,才成为好手。现在不同她们年轻的时候了,刺绣是工艺美术之一,要学就非精不可,于是注重基本训练,借以保证人人能精。这是现在青年的好运气,也是刺绣艺术的好运气。”
确实,历史上著名的刺绣艺术家无一不是能画懂画,如韩希孟、倪仁吉、李仪徽、薛文华、华璂等。擅绣者多擅画,皆明画理,要体会画稿的笔法,绣一切的花鸟鱼虫、山川名胜、人物精神,就要细致地观察、做细致的处理。一些作品往往只需在某处加上一、二针,便即达到逼真和传神的效果,凭的就是认真领会画理的审慎创作态度。图188-2 古代女子刺绣创作中
倾向于艺术欣赏的刺绣作品往往和国画有很多联系,这是中国人共有的文化情结所致。该类刺绣在绣制前须设计稿件或选稿;在绣制的过程中,有上稿(白描技法)、配色(理解画面,懂得色彩)、施针(画理丝理相融、以针代笔、以线代色)等过程。这无一不要配合绣者对国画的深刻理解和把握。图189 古代女子绘画中
绣品的工艺价值,虽然主要在于刺绣,但画稿的优劣对绣作完成后的效果也起到重要作用,凡名绣必定注重绣稿粉本。以湘绣为例,湘绣业的繁荣兴起之初,就曾吸引众多的画师为其服务,这些专门绘制绣稿的画师,都有绘画专场并熟悉刺绣工艺流程。其时,画师为绣庄画稿,分固定于临时两种。抗战以前,多数绣庄采用固定雇佣制,由绣庄长期雇佣作画以供绣作,按月支付工资。辛亥革命前后,最低约为每月6吊钱,后来发展到40多元银洋,生活比较固定。抗战以后,多数绣庄改为按件计酬的流动计件作画制,画师不再固定于某一绣庄,可同时为数家绣庄供稿。
如宋绣、顾绣这样的艺术类刺绣甄选稿本要求更高,非名家名作不绣。艺术类刺绣的特色主要就体现在精妙细腻,似画是绣,气韵传神,为世人称颂,充分展现其欣赏绣的魅力。
越精致的绣品,用的颜色也就越多。传统刺绣艺术配线色有秘传,这是基于其以国画为蓝本进行创作的特点,特别是要表现国画中的渲染技法,绣作往往选取中间线色,最浅、最深都不用,以求画面古朴典雅,因为这些中间色线民间并不常用,所以通常需要自染。图190 染线
画绣结合,添笔补色。画绣一方面指绣的是名家画作,另一方面指绣作过程中以绣为主、辅以极少添笔的技法,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体现原作的神韵。至清代,故意混淆了画绣的上述两种概念,绣面用大量添笔,仅绣轮廓,实不足取。
刺绣针法发展到后期愈加灵活、技法更加丰富,绣画结合、于过渡处施以彩墨渲染背景等等特征,归根结底是其创作要因画制宜,一切以原作的旨趣为指导,配合刺绣技术对画本进行再创作。
以画识绣艺,表现国画的笔墨韵味,使艺术类刺绣与国画艺术结合得天衣无缝。